苏州“三大法宝”解读(三)“融”出来的“园区经验”
发布时间:2021-05-12 09:58:57
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,苏州工业园区已连续多年在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。1994年创立的苏州工业园区,虽比我国首批开发区“晚出生”10年,却能够后来居上,并且仅用“10年时间”就再造了“一个新苏州”,靠得就是“借鉴、创新、圆融、共赢”的“园区经验”。苏州“三大法宝”今日解读“融”出来的“园区经验”。
1994年2月由中、新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、共同决策,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诞生,苏州城东原本沉寂的金鸡湖畔成为开发热土。在那个视规划为“纸上画画、墙上挂挂”的年代,园区坚持“规划先行”,迈出“借鉴”新加坡经验的第一步。按照“产城融合”理念,先规划后建设、先地下后地上,以绣花功夫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。
更为可贵的是园区借鉴新加坡的亲商服务理念,让园区开发建设者实现从“管理者”向“服务员”的角色转变。在垦荒、开园、辟城的历史进程中,园区坚持产城融合,走出了以产聚人,以人兴商、以人为本的园区开发之路,以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态,让老苏州、新苏州、洋苏州共同演绎现代化园区的多面精彩。
回眸历史,可以观照未来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,“张家港精神”“昆山之路”“园区经验”相互激荡,点燃了干事创业的“熊熊烈火”,也成就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华彩乐章。苏州经验,不是苏州“专利”,也可以为我所用。“GDP”破万亿、江苏新出海口、上海“北大门”的光荣与梦想就在前方,我们每一个南通人自当闻鸡起舞、奋楫争先、风雨兼程、再创辉煌。